2021年外院研究生学术沙龙第7讲:英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05 来源:betway必威 浏览次数:
(通讯员胡学霞 肖志清)10月4日晚,betway必威研究生会邀请学院院长宋红波教授在betway必威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英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的讲座,旨在帮助研究生同学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要求,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思辨化思政视野。2021级全体研究生和2020级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会议开始,宋红波教授给同学们介绍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她指出,从领导人发言到教育政策的更新,无一不在要求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无一不在体现不断提升的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接着,宋教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对课程思政下定义:它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随后,宋教授从两方面探讨了英语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一方面,她从教育部颁布的针对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政策出发,并以《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为例,具体谈论了“中国元素”在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以及阅读书目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对于“德育”和“智育”两张皮,宋教授认为应一改过去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灌输,也要重视文化与价值的引导;还应改变过去在课程教学中以英语文化为主导的策略,而应该侧重讲好中国文化,指引同学们做好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接下来,宋教授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并从多层次、多角度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途径,分别对校院组织、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以及教师能力进行具体规范,其中特别强调了提升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的胜任力。此外,宋教授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展示了一些英语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案例,她很好地回答了如何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如何做好课程思政示范教案等系列问题。最后,宋红波教授从整体上对英语类课程思政的实施做出总结:既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增强外语教师的责任感,也要确保英语类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她还给大家传授了将英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转变为文章的经验,她指出,文章的写作与发表需要带着问题去广泛阅读,多听多看,不断反思并保持批判性思维进行创作。

讲座结束后,宋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讨论。同学们在这次讲座中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英语学习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与实践性,也对相关论文写作的要求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这对同学们进行英语类课程思政的学习与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
上一条:2021年外院研究生学术沙龙第8讲:Action Research在外语研究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下一条:2021年外院研究生学术沙龙第6讲: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发表中使用的论文干预服务研究
【关闭】